在巴基斯坦,中企承建卡拉奇至拉合尔公路时,在公路沿线植树近30万棵,植草500多万平方米;在南非,中企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光热电站并网成功,可满足约20万户南非家庭用电需求;在科特迪瓦,中企建设了该国在建最大水电站格西波―波波里水电站,每年将带来5.5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……10多年来,我国积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设,加强“一带一路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,使绿色成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鲜明底色。
完善服务保障机制,让科研人才安心科研。对科研人员尤其是大城市青年科研人员来说,子女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现实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,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也会对科研状态或多或少产生影响。须完善人才服务保障,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,让他们能够潜心研究。近年来,江苏省南京市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、医疗系统、银行等单位合作,通过推出“紫金英才卡”等方式为在宁高层次科研人员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,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之忧,受到认可和称赞。
实际上,过去民营企业也一直有机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。近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走访了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准科技”)。早在2013年,天准科技在苏州成立仅4年时,便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。公司副总裁、CTO曹葵康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提到,通过参与国家级的技术攻关,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,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打开了新的通道,而不仅仅是闭门造车。更为关键的是,公司得以参与到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中,提高了行业影响力,甚至证明了公司的科创属性,不仅仅是一家制造企业,推动天准科技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。《》